一个简化版的回答往往是这样:多因子模型是用收益率建模,模型产出的结果是预测出的收益率,而统计套利是对价格建模,产出是多空组合形成的价差;在一个因子模型框架内,多因子模型更关注主体部分,因此常用在趋势策略,而统计套利则更关注残差部分,而参差往往取其均值回归的性质,因此是均值回归策略;凡此种种,不一而足。
这些说法都没错,但以上的观点仅仅是对康德所谓的“表象”或“直觉”的表述,甚至不能称之为“知识”,更遑论触及“本质”。而真正的“本质”,或者自在之物(物自体),根本无从谈起。从我的先验知识来看,多因子和统计套利两者没有区别,其建模的逻辑起点都是从变动(variant)中寻找不变(invariant)。
这个观点来自于我好多好多年前本科毕业时候读Meucci的Risk src="https://pic1.zhimg.com/v2-cb5f8673f29d122fe2aca340971b1724_720w.jpg?source=b555e01d">
风险和资产配置京东¥ 37.43去购买所以对于股票,商品,外汇这类delta one资产,价格显然不是我们要找的invariant:我把一只股票按照时间中点一分为二,发现左右两边的histogram形态很不同;散点图代表的是价格及其滞后项,高度正相关。总之就是不iid。
而如果是收益率,结果就很显然了:
放到统计套利的语境下来看,当我们在谈论标的物之间的相对走势(A相对于B高估或低估)时,我们在意的仍然是各自的收益率,而非价格。所以不光是多因子模型用收益率,统计套利同样也是基于收益率的。
多因子策略和统计套利的元模型均发轫于一个多因子模型:
注意我这里的notation可能有点反直觉,
为相关资产的累积收益率,也就是说
, 其中
是单期对数收益率;
为因子的累积值,并且
;
为累积残差,并且
。所以这里的累积收益率更接近价格的概念,而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收益率。如果你不习惯这种写法,我也可以换成更直观的:
这时候是不是发现,到底是该用收益率还是价格根本就无关紧要,只是invariant的两种表示(representation)而已,本质上是同义的。
其中
就是factor loading,国内常译作因子载荷,如果你用的是PCA来构建因子的话,那么这个因子载荷就是特征向量矩阵的逆或转置。当然PCA在这儿只是很常见的一个方法,因子模型的选择范围非常广。尽管个人很不喜欢因子载荷这个说法,觉得给一个系数或系数矩阵专门命名大可不必。
多因子策略就是以下这样:
其中
和
代表估计值。模型拟合好之后就展开预测了,至少他们希望如此。
统计套利则是切换到另一个视角:
模型中的累积残差
是服从Ornstein-Uhlenbeck过程的:
这便是统计套利了。这时候有人可能会有疑惑,在实现统计套利的时候根本没涉及到多因子模型啊。答案也很显然,因为我们通常看到的统计套利,不过是因子系数
的一个特例而已。剩下的故事你们一定都很熟悉了。
在嵊州麻将下载平台当中,玩家可以轻松地看到有着多种不同的游戏技巧以及攻略,这些也都是免费地为玩家们提供的,使得大家都能够在平台里面得到更好的体验与效果,也都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乐趣,并且可以有效地提升玩家的游戏水平,为大家都带来了非常有效的帮助博彩问答,这也都使得玩家们在游戏里面玩得更加地成功,拥有着更好的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