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地缘规律上看,秦国不灭六国,迟早也会有一个强势势力诞生,统一中国。但是忽略秦国的作用,也是妥妥的无视地缘规律。而忽略秦始皇作用的关键性,也妥妥的是历史虚无主义。
在中国北有帕米尔勘察加山系,南有喜马拉雅、掸邦高原的东亚封闭合围地势之下,总有一个强势势力会统一中国。
但问题是,像战国末期这样的一碾六秋风扫落叶的机遇,这样的强势势力和格局,历史需要培育多长时间才能诞生一波?
不要认为商周是小鱼吃小虾,大鱼吃小鱼的区域整合之势,就认为最后的统一就会那么自然而然很顺利。
因为秦国最后灭六国,并不是大鱼吃小鱼的自然延伸,而是猛跨了一把,是一条大鱼一口吃下几条大鱼。
如果不是秦,这个强势势力会出现在哪个方位?
中国历史几千年,在运河时代正式来临之前的两千年里,几个大一统王朝的创立期:
西周是关中的势力,都城 西安-镐京。秦是关中的势力,都城 西安-咸阳。西汉是关中的势力,都城 西安-栎阳/长安。东汉是华北与中原结合势力,都城洛阳。西晋是中原势力,都城洛阳。隋是关中的势力,都城 西安-长安。唐是关中的势力,都城西安-长安。汉末魏晋南北朝,只有10年太平统一的四百年乱世中,还有过4次北方统一的创立期:
曹魏是中原势力,都城洛阳。前秦是关中势力,都城西安-长安。北魏是华北势力,都城大同-平城。北周是关中势力,都城西安-长安。统一南方的则是唐代以前得六朝古都,南京-建康。
关中势力是个什么样的出现频率和次数啊?
所以,尽管迟早会统一,但秦没有统一的概率,和秦统一的概率比起来,哪个大?必然统一是地缘规律,但关中大概率统一,也是延续两千年的地缘规律啊!别自己喜欢的是规律,自己不喜欢的就不是规律了。秦第一次统一,本身就是地缘规律的体现。而即使秦没能统一,第一个统一的很难绕开关中,很可能还是关中势力,也是地缘规律的体现。
如果不是秦,这个统一的强势势力一定六国中的某个?
真的不见得啊。秦能统一是达到了一家独大,一超无强的地步,才摧枯拉朽,秋风扫叶。但六国仍强大时,并非没先做过类似尝试。
战国也不是只有秦国出手,想实质性吞灭强国。齐国不仅一度称东帝,显露想要出手夺天下的志向,而且吞灭老牌国家宋国,兵锋直逼二周。
可好景不长。其他六国一看,齐国这种明显越过大家底线,打破平衡局面,想要掀牌桌的国家,得惩罚性制止了,于是合纵攻齐。齐国七十余城,被摧枯拉朽,灭得只剩两城。
这又是一次大规模的灭国战,而且灭得是首屈一指的强国齐国。
老大好当吗?晋国曾经成了巨无霸,名副其实的老大。结果自己内部分离势力坐大。内部分离势力谁最大?不是韩、赵、魏,是智。结果韩、赵、魏反手合谋,可先把智给灭了,最终三家分晋。
齐国也一样,枪打出头鸟。但这次带头灭齐的,是和齐国有血海深仇的燕国。燕国灭了超级大国齐国,结果呢?按不住,治不了。五年的时间,燕国硬是消化不动齐国。就最后的两城拿不下,待燕国自己生变,齐国迅速死灰复燃,以燎原之势复国。燕国被打回了原形。
魏国一时之强,赵国一时之强。可齐国一直比较强,但说崩就全盘崩。楚国虽然一直很大,可楚国在春秋就被吴国一度攻灭过,整个战国时期,楚国只是往南边的蛮族区域扩张,是在中原腹地失去疆土最多的国家。事实上楚国盛行封建理念,内部封建贵族林立,楚王搞个初步变法,都被乱箭射尸。楚国自保有余,统一华夏,很难。
这些现象,背后到底是个什么地缘规律?
即使中国必然终将统一,但在黄河流域主导文明的陆权时代,缺乏山川形胜,处在第三地理阶梯上的中国东部地区,实在是很难长期巩固优势。
战国时的六国,虽然地盘越来越大,但关东相比关中是不断在趋弱的。六国连邻国的一国都难啃下,强行啃下都消化不了,巩固不住。认为没有秦国,六国会有另一个代表出来统一,那得等多久,多慢?即使历史慢慢吞吞,又是一两百年,大家比烂比到统一了,那种统一,恐怕也是封建统一,是各方地方利益集团互相妥协合作的结果,恐怕和两周走向差不了多少,而且周期会远远短于两周。
有个历史比照,就是西晋。三国风云,主要是汉末和鼎立初期。后期,基本上三国都是在比烂了。西晋坐拥北方,熬时间好不容易统一了,但皇族权威暗弱,地方士族强横,平静了十年,就八王之乱,永嘉之乱...紧跟着就是几百年乱世。几百年啊,统一也是奢侈的事,尤其在运河时代之前。
如果说秦朝比强,但是自身存在问题,所以强极速亡,但还能跟着一个汉承秦制的汉朝,对秦朝整体继承,局部批判,修正BUG。那么如果六国比烂比到统一,恐怕后来也不会跟着一个汉承秦制,超长大一统的汉朝。因为比烂的朝代,即使统一了,也像西晋那样,连文化构建和制度构建,甚至法统构建都完成不好。那么,统一在后续的历史里,会是个更奢侈得事情。因为大家都很容易对互相不认同,无非再筛出一个西周,让强主一时荣耀,儿孙很快就流为虚位天子。而且不怕一时混乱得厉害,就怕长期割裂成均势。由于生产交通条件已经成熟了,长期分裂会很快到来。日本就带那味儿,天皇也曾掌实权,但搞着搞着,就长期变成宗教象征了...这万世一系有什么用呢?
如果不是六国统一,会是东亚南边的中原农耕文明势力,还是北边的草原游牧民族势力?
六国如果磨磨唧唧不统一的话,冒顿单于那边北方草原就先于中原统一了。阿提拉上帝之鞭,恐怕会先抽在整合不到一起的中原身上...浪费了文明优势窗口期,强大外力进入后,再整合,那难度参见两晋和两宋。然后,等地缘规律的周期,可能又耗个几百年...
虽然统一是客观规律的必然,但人也有主观能动性。人类的历史前进方向是一致的,但进程有快慢,有波动,有先后。地缘规律决定统一,但啥时候统一呢?晚一千年统一,和早一千年统一,那结局可能就大不一样了。
即使统一了,这个统一是会形成一种六合同风的,文明归一的大一统文化心理,还是仅仅是一种比较稳固的复合制封建统一?
说秦始皇晚年暴政,甚至说秦始皇是独夫,我一般都不会反驳。因为确实对当时的人暴了,而且确实比起其他依靠宗族、外戚的皇帝,显得对亲人不信任,很独...
但有没想过,只有这种轴人,才会暴躁,才会这么独癖?
我之前就写过,秦始皇只要像刘邦那样,同意把儿子分封,他既不用每天批阅一百几十斤的奏折,到处奔波不停,把自己活活给累死,也不会少吃一口山珍海味,少享受一间足够豪华和庞大的宫殿,少临幸一个漂亮妃子,可能还能在温柔乡里多睡会儿,身体更健康。他搞那么多事情,活着就被那么多人狂骂,看着朝堂上激烈撕逼,其实也是自己给自己找压力。写过几万字分析秦始皇后,我感觉他之所以给自己找罪受,纯为一点,不分封。一个儿子都不分。就是不封!这个大家只要读史记原文,是很显然的。
刘邦到是光脚不怕穿鞋的,刘老汉八年从平民坐火箭当了皇帝,亭长以上都是算是额外“赠”的,所以不像秦始皇对儿子都那么一毛不拔,他对分封土地完全不介意,很大方往外送。就这刘邦还花了那么多年,又辛苦把土地全抢回来分给自己的儿子们。他拼老命到死,一辈子没在皇宫连住过几个月,其实就是为了做成秦始皇当年点个头就可以轻松办成的事...可秦始皇就是不点头,为了不让人再逼自己分封,还一反常态,和儒家撕破了脸...
秦始皇让民间付出了血泪代价是真的,他自己精力充沛,倍儿棒的身体,最后整成个猝死,继承人问题也因此没搞好,让秦朝崩得快,代价也是真的。
这人就是太轴了。非要搞那个制度。但也就是这种轴,让八百年的宗法封建,在全民文化心理上,迅速被十二年的中央集权,给挑战了...八百年的老传统,和十二年的新规定,按说就不是一个量级。
刘邦没这么轴,妥协了,分封了。六国的君主,恐怕更不会这么轴,国内的封君都压不住。六国的王要当了天子,封君不都得升级封王。即使秦国其他的君王,可能都不会这么轴。
秦始皇的轴,逼着自己一步到位,愣是把“中央集权”像熊猫烧香病毒一样,植入到全民心理之中。你删都删不掉。不是这种逼着自己的家人和自己本人,逼着全天下百姓陪他一起轴的轴人皇帝,做不到让一种十二年的新制度,冲击八百年传统如此严重的这一步。
不轴的皇帝,更多是妥协,是平衡,是怀柔,是像西汉那样,经历百年,长期修补制度。但说真的,变数就很多。汉景帝七国之乱,变数就很多。比如当时齐国已经汉文帝被一分为五了。如果当时齐国没被汉文帝分割,恐怕七国之乱就是另一番景象和走向。如果汉景帝死在自己弟弟刘武,最后一个四十城大国的超级诸侯之前,那么他儿子有没有能力像汉景帝一样,分割叔叔的四十城,根本就不好说啊,就算能分,得多花多大的资源和时间...耳机线长了,每次从兜里掏出来都是缠在一起的。时间久了,不确定性就强。历史人物,无法影响历史的方向和目标,但可以促进或拖慢历史的进程和速度。
秦国也不是第一次出手,想实质性吞灭强国了。秦昭王一辈子高歌《听妈妈的话》,临老了,算是轴了一把。老人把家底儿都拼上,临门一脚,却打不下邯郸,错失了一个“统一的开始”的称号和历史评价,估计都要哭了,最后还是放弃了。长平之战史诗级对耗,最后还是越不过邯郸之战这个坎,功亏一篑,紧接着是秦国二十年的收敛。秦昭王也只是打算让秦国一个一个来,轴不过小曾孙一人全干啊。
秦始皇轴,所以要一碾六。虽然秦国的优势是巨大的,但没到大英帝国对大清帝国那样,有代差,进行降维打击的地步。几代秦王,捏一个都小心翼翼。年轻的秦王政,决定六连击。这是决战顶级竞技联赛的范儿啊,因为连着一两局打不好的话,可能就和齐国下场一样了...
秦始皇轴,十年消化六个大国。燕昭王不轴,五年消化不了一个齐国。秦始皇干的事,一挑六,必须集中精力搞微操,连战六级,见好不收,直接拉到最满的难度level,必须今晚全程通关,轴不轴吧?不轴干这事?通关了,成就解锁了,立马开新局,和八百年封建传统,全民信仰开干...做个能留在章台宫里享清福,享尊荣,在总部给自己关东的儿子们搞搞分店经营指导和技术支持,与民众乐不好吗?出了事让封国的官僚背黑锅背骂名不好吗?不轴干这事?
如果是其他势力统一中国,以文明阶段划分,会达到秦汉第一帝国的数百年之久吗?
其他势力的统一,会是聚少离多,还是离多聚少?统一真的是轻轻松松的常态吗?
元朝的统一,蒙古人连税都懒得自己收,外包给汉族地主。明清是实实在在两次长期大一统的朝代。而往前呢?宋朝说起来只是准统一,连燕国都没拿下。唐朝是一个统一盛世,但统一时间也只有一半。步入中晚唐之后,河朔地区就一直实质自立,晚唐更是全国军头林立。隋朝也很短。魏晋南北朝乱世更不用讲,几百年就没怎么统一过。然后就是跟着秦的两汉是统一。
西汉是奠定统一思想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王朝。但是西汉的起点,却是汉承秦制,而且一直在追求类似秦朝的编户齐民,中央集权,去除封建...
西汉的实现节奏比较慢,用了大几十年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这是建立在秦朝提供了完整的制度架构,历史借鉴样板,这类“软件”,以及秦朝付出亡国代价,集中兴修的长城,驰道,水利,关隘、宫宇等基础设施,这些硬件,也是被汉朝全部继承的...
汉的都城长安就在秦咸阳县。汉的主要宫殿,未央宫是秦章台宫翻修,长乐宫是秦兴乐宫翻修。汉高祖的长陵,更是直接去搬紧邻旁边的秦咸阳城余留的建筑材料兴建。汉的无为而治和轻徭薄赋,是因为秦用灭亡为代价,很大一部分已经提前铺好了...
轴人疯狂栽树,把自己折腾死了,后人乘凉。所以,秦汉帝国,很多人会连起来说。秦灭亡,灭亡的是一个血统划分得王朝,但秦汉帝国,才是统一中国早期建立起单一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整体,是中国帝制时期的第一个文明阶段。
有人说,西周就奠定了大一统的文化心理。这个也对。但秦汉帝国的决定性作用在于,它使得这种统一,是国家政治实体的统一,而非仅仅是国家与文明形式的统一。
后世的大一统,和西周六合同风的大一统还是不同。后世的大一统,是物理性的版图统一,和心理性的同一个文明,理应是同一个国家。而同一个国家的基本要求,就是,书同文,车同轨,行同伦,是一个法令出一的,单一制国家。这是双重要求,把文明圈,和国家版图,叠合起来。做不到,就不是统一。
所以,中国的乱世,要么割据势力只敢称王,还得认某个其他势力的皇帝,要么,大家都叫皇帝,但互相称伪,不能互相承认治权合法性。原因就是,我们只承认自己是一个单一制国家,不允许国中国的存在,不允许第二个皇帝的存在。所以宋真宗承认辽帝之后,疯狂祭汾阴,封东岳,到处搞礼仪,就是为了用这些冲淡他承认两帝并立对自家合法性的损害。
这个法统观念的构建,西周很显然没做到。秦朝第一个做到,但处在转型当口,压力最大,没有处理好。汉朝妥协降压后,开始没完全做到,但始终追求方向是这样,不断修补,最终做到了。
一个庞大的单一制国家,在2000多年前出现,中国是独一份,独一份,独一份。如果只按西周的路径走下去,我们大概只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当代联邦制国家,再或者,运气不好,近代民族主义兴起时,恰好遇上中国最松散的时期,我们可能会被叫做东方...我们怀念曾经有一个国家,或者几个国家,曾经统一过东方,但那是历史。
但我们后世没有怀念曾经的统一,而是要求当下的政权必须统一为一个单一制国家,否则政权的地方治理再好也是无能,也是原罪。因为,我们不接受分治,共治,自治。这种对有且仅有一个政府的追求,才是秦留给后人的最大的意义。民国时候也很典型,蒋公就是个军阀代表,除了自己的东南基本盘,谁也管不了。其他军阀名义上认他中央,实际上连火车轨道口径都不统一,实质割据。但军阀治下,地方上学生一游行,就骂蒋委员长误国误民...中国人不是不愿意搞联邦制,而是从文化上,传统上,心理上,没法再搞联邦制。因为中国人永远把责任,追究在距离自己一千公里外的皇帝身上,我们就是一个邦,一个国,不管土地多大,这是集体潜意识了...
甚或说,秦始皇和胡亥被后世不断批判,就是有且仅有一个历史责任人,本身就是秦始皇这个轴人留下的心理文化遗产。但凡他不轴,分封了,矛头也就被分流了,恐怕后世看待皇帝的意义,也会不同。正如日本,天皇长期沦为象征,正如周朝,天子长期沦为象征。没有这一心消灭国族意识和地方封建意识的轴人,所谓的总有人会统一,恐怕才是总有人会一度征服整个东亚大陆。那不是稳定的统治者,而是短暂的征服者。中国的皇帝有且只能有一个,而且要管事,要担责,这就是秦朝和秦朝灭亡,秦汉变局带给中国的历史遗产。话反过来说,如果后人不狠批秦始皇,而是批诸侯,又哪来得历史最早的单一制呢?
——做“无番和”博彩问答博彩问答,西风有一对很有用。六万碰出也符合无番和的要求,但还要在一、四、九条中求搭,做出一副顺子,在二、八饼中摸成一个两头成顺的搭子(全手牌不能有喜相逢)。至少要四上张才能听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