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发每条信息都要钱”“花了10多万元,还拿不到联系方式”“要线下见面,先得刷个价值1万元的‘一生一世’”……记者调查发现,部分自称“快速脱单”“互助脱单”App通过平台规则“下套”,让交友过程异化为步步“交钱”,不少用户成为被“收割”对象,引发了大量涉嫌“诱导消费”“情感欺诈”的纠纷。
许多单身男女在社交平台上经常会说:“有朝一日,让我也尝尝爱情的苦。”千里姻缘一线牵,恋爱本靠缘分,但随着人们恋爱观念的不断改变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互联网“脱单App”上成全自己,寻找自己的另一半。程序繁杂的App以谋利的目的出现,隐藏了诸多陷阱,为了所谓的“爱情”,陷入不能自拔的“荷尔蒙陷阱”不值得,人财两空不是爱情的模样。
早期脱单APP针对年轻人因各种因素“圈子变小”,解决青年“急难愁盼”,促进青年婚恋工作,既符合时代大势,也是市场需求。如今看来,部分“脱单”App早已变成了以利益为导向,钞票开路的“通关游戏”。想交流刷钱,要联系方式刷钱,要见面更是需要一万元的“礼物”。循序渐进没错,但异化为步步交钱,引发大量的“诱导消费、情感欺诈”的骗局,这样的脱单交友不要也罢。
诚然,局限于在平台投诉远远不够,决不能任由其打着交友的旗号四处吸金,对这样的软件惩戒要上不封顶,不设下限。许多单身男女也许还不清楚,自己已经陷入“杀猪盘”,其实平台的做法早已侵害了用户的正当权益,通过发布虚假信息,引诱他人进行注册、充值、消费的行为,并将用户资金非法占有,涉嫌诈骗罪等。当事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,决不能忍气吞声,理应通过行政或司法途径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部分平台游走在现行规则周围,不断地逃避监管,相关平台不妨加大监管力度,纳入“婚姻介绍”功能监管区域管理。源头上,各大应用商店需本着社会责任等原则,加强App上线审核力度,工信部门不妨设立应用“红黑榜”,引导网络婚介平台合规运营,并加大在年轻人群中宣传力度。交友的方式不止这一种,缘分无需花钱买。用户要想明白,脱离这条黑暗的“食物链”,如果固执己见,只会被“养肥待宰”,到时候亡羊补牢也于事无补。